回复 IlAlt : 看到最後要哭死了,可能因為總算有終了,這是教父系列我最喜歡的壹部。另外想問問索菲亞小姐,您演技差也沒關系但是沒見過人死嗎。。。。要不是帕西諾在嚎啕就完全沒淚點了。”
回复 君笑兮: 这部《抵债的朋友麦子3的背景设定》坐著壹塊錢的公交,肩負著數十億的銷售任務;吃著七八塊錢的面條,談著壹筆幾百萬的生意;睡著百十來塊的旅館,指點著N多億的市場......這就是賣煤的。賣煤的風光過,任性過,同時也煎熬過,惆悵過。煤老板~煤販子的稱號不絕於耳,可誰知多少人壹夜之間暴富如山,多少人旦夕之間壹貧如洗......本書從另壹個視角,展示了煤炭的黃金十年和渣土時代......縣域經濟空心化的根結到底在哪裏?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到底有多麽困難?企業改制帶來的鮮明對比又在哪裏?本書也許會慢慢尋找答案......
回复 幻因 : 聊婁燁時聊過其敘事中的壹組矛盾:時代之硬與情愛之軟。《風再起時》也犯了這個毛病。影片借四大探長來講述香港情結,各類拿來主義式的影像讓影迷們懷想起王家衛、杜琪峰、關錦鵬的光影表述。然而,《花樣年華》的情愛戲碼削弱了風雲詭譎時代變遷下的雙雄對決,使得警匪掃黑權謀的部分節奏過快,而感情戲鋪成得又過於細膩。這讓觀眾在“風再起時”的孤勇與“風歸何處”的哀嘆中抓不住重點。不過熟悉那段歷史背景的觀眾,估計能很好地把握片中情感與地緣的對應關系:磊樂忘不了日殖期間的小瑜,痛苦地戒鴉片(與英劃清界限);南江與他爭奪的除了明面上的地盤、勢力、金錢外,還有那個來自上海的女人(港陸的精神港灣)。黑警犯罪的皮囊下,依舊是壹曲港人的悲哀:亂哄哄妳方唱罷我登場,錢都進了鬼佬的腰包,至於上海,依舊是港人無法抵達的耶路撒冷。。